八零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八零文学 > 金鳞开 > 六零三 倚剑东冥势独雄(4)

六零三 倚剑东冥势独雄(4)

  六零三 倚剑东冥势独雄(4) (第2/2页)
  
  传报鸿胪寺知道之后,鸿胪寺便要将部议提交内阁。
  
  诚如朱慈烺知道的,吴甡本来并不关切礼仪、外交之类的事,更喜欢将礼部变成一个单纯的教育部门。如果在周朝,这是极端愚蠢的,但是从宋朝开始“礼”就已经沦为了一种治国手段,而非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形态,所以弃之也不可惜。
  
  但是,吴甡和姜曰广之间有些或明或暗的分歧,这就让吴甡先放后抓,将鸿胪寺和太常寺再次收入礼部下辖,这两寺在提交文件前,必须经过礼部。
  
  姜曰广不能拒绝这种名正言顺揽权,只能隐忍,但并不妨碍他暗中联络故交,谋取礼部尚书的位置。
  
  所以在崇祯二十二年五月十六日,内阁的票拟是答复礼部,而非鸿胪寺的题本。
  
  “臣等以为,朝鲜新王册立之前,当遣使责问昭显世子暴毙一案,并查访其被流放的三个儿子。”吴甡代表内阁坐在文华殿上,就朝鲜问题提出建议。
  
  朱慈烺简单看了一下票拟,内容与吴甡所言一致,也基本明白了吴甡等阁臣的意思。
  
  世人盛传昭显世子是被其父李倧毒杀的。
  
  这个传说不见于正史,更是朝鲜王室不为外人道的秘辛。当年昭显世子与弟弟凤林大君、麟坪大君同在沈阳做人质,甲申国变时他还随顺治入关,到过北京。后来被放归朝鲜之后不到两个月就传出了暴毙的消息,所以才有了被毒杀的传闻。
  
  从朝鲜方面收罗的消息也足以证明这传闻的可能性极高。因为在作为人质的时候,昭显世子一方面仇视东虏,另一方面却觉得有必要向东虏学习,使朝鲜成为一个独立于明、清的国家。这在坚定事大忠明的李倧看来已经是大逆不道了,更何况他被放归朝鲜的时候,随行清使强迫李倧出城迎接儿子。
  
  朱慈烺就算有光复神京天大的功劳,也不敢让崇祯出城迎他。
  
  这是不容破坏的礼法纲常。
  
  如此种种联系起来,李倧杀子似乎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更关键的一点,昭显世子的世子身份是明朝册立的,暗杀世子岂不是打大明的脸?
  
  而吴甡此时提出责问昭显世子一案,则是针对四月间陈德送来的《请朝鲜割江华岛开镇疏》。
  
  华夏从立国开始,占有土地就格外容易,几乎是碾压似地将身边的土地划归版图。所以在送别人土地的时候并不心疼,但问别人要土地就显得有些矜持羞涩。尤其是面对朝鲜,问他们要江华岛,简直就像是官老爷问自己的随从借几个铜钱买烧饼一样。
  
  朱慈烺姑且不论,反正内阁诸臣是没一个能拉下脸的。
  
  最好是让朝鲜人自己提出来割江华岛给天朝驻兵。
  
  李倧之死正是个好机会,昭显世子一案正是个好由头。
  
  新王要想顺利拿到明朝的册封,最好能够识相地按照大明的意思行事。
  
  更何况这也是为了朝鲜好。
  
  朱慈烺之前拿到陈德的题本十分高兴,差点当即就要内阁拟本,让朝鲜割让江华岛。结果内阁六位阁臣无人同意,只好搁置下来。
  
  朱慈烺当时还觉得大明的士大夫实在缺乏开拓精神,让人收罗朝鲜的经济情报,准备再发银弹,打通内阁。谁知李倧一死,内阁的面目便暴露出来。之前哪里是不肯开拓?分明就是死要面子!
  
  “可。”朱慈烺赞同了内阁意见,朱笔批示,发回内阁执行。
  
  吴甡对李倧也颇有好感,听到他薨殁的消息并不愉快,但国家之间没有半分私情可言,哪怕他与李倧是生死之交,在公事层面上,他也得把握机会,趁着李倧尸骨未寒去欺负人家孤儿寡母。
  
  无论行事如何变通,道义的外衣是绝对不能脱去的。
  
  崇祯二十二年六月,打着大明鸿胪寺牌号的封舟从天津港启航,载着面色难看的朝鲜使者走水路前往汉阳。这不仅仅代表着大明对于海路的重视渐渐超过了陆路,同时也是为大明水师进驻江华岛提供最新的水文、气象资料。
  
  封舟船长十五丈,阔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分二十三舱,前后竖五根大桅,长七丈二尺,围六尺五寸。只要装上火炮,配足水手,就是一艘横行海上的主力战舰。
  
  ps:
  
  月末了,谁还有票票啊?推荐票,月票,一个都不能少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