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上市指标 (第1/2页)
得益于国家政策对大国企改革的支持,摩托车行业三巨头轻骑、嘉陵、建设依次分别在中国沪深两市上市,成为股份制上市公司。韩皓之前不理解股市,一了解后可不得了,上市对公司来说可谓有巨大好处。一是自己的身家能够大幅增加并随时套现,二是他最看重的地方就是通过股市融资,不但成本低而且资金用途几乎无人监管,就算把募集得来的钱挪用挥霍完毕也没有任何真正意义上法律责任。借银行的钱要还,但是借股民的钱却不用还。明白了1996年当下中国股市的运行现状,韩皓不免心生凉气。这真是一个金融大鳄收割韭菜的理想场地,怪不得远在北方的金仰勇出手如此豪气,大手笔整合一个个公司。
提及金仰勇,在面包车领域打退了一汽进攻后,金杯海狮已经成为国内热销车型。趁着这股东风,金仰勇开始召集手下开启了M1项目,打算建造中国第一款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现代轿车。由于在金杯海狮项目上跟丰田公司有过合作,海狮面包车就是从丰田引进技术消化。金仰勇原本打算邀请丰田和华晨合资,引进丰田的轿车在中国生产。但他的建议被日方无情拒绝了,因为丰田高层另有打算。跟一汽、津汽这样的大国企比起来,华晨算不上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在打算收购大发汽车时,丰田就已经开始了跟津汽的谈判,把旗下所属的零部件企业逐步引入中国,丰田一个全新的发动机厂就落地在津门市。从丰田的战略布局可知,丰田入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现在唯一要考虑的事情就是其到底选择哪家国内合作伙伴。
日A本人靠不住,那就自己干!
金仰勇带领手下周游各国考察汽车企业时,打算学习韩国现代、起亚汽车成功的先例经验,利用金融资本整合全世界的汽车资源为我所用。他打算到意大利寻找专业设计机构设计一款全新的M1轿车,同时到德国采购世界上最先进的轿车生产线,再寻找世界上最顶尖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为M1轿车配套生产零件,最后在中国这个市场潜力巨大的市场发售。每一步环节都无懈可击,在韩皓还在小家子气摆弄微面的时候,金仰勇已经霸气战略性为中国汽车业发展寻找到了一条追赶之路。
这是一条中国汽车人从未想过,也从未有人走过的路,现在金仰勇凭借自己在金融市场募集得来的资金充当了第一个先行者。单单在意大利寻找轿车设计方案,就需要不下于6000万美金的设计费用,这天文数字般的费用是任何一家国企汽车掌门人都无法签字的大手笔。折算成人民币约是5亿元,这相当于许多汽车企业的全年收入。
至于汽车的心脏——发动机,金仰勇已经想好使用刚宣布合资生产的三菱发动机。三菱的两大发动机公司落地在东北,正好是华晨汽车的势力范围。至于轿车目录,金仰勇觉得不是个问题,只好自己造出来的轿车好,都生下来的儿子国家总不能不管吧!尤其他认为,凭借自己的关系,到时简单公关一下国家轿车目录就能批下来。
总之,在韩皓准备启动微面生产之时,金仰勇已经凭借丰厚的金融资本运作能力开始了全球化的M1轿车生产之旅。
在韩皓和金仰勇之外,还有其他国人精英盯上了蕴含巨大潜力的汽车市场。在豫北省,就有一位32岁的成功青年企业家魏大军,从父辈手中接过接力棒组建了长城汽车公司。今年是他接手家族企业的第6年,也是他第二次内部创业的拼搏之年。在接手家族企业不久,他就盯上了轿车生产,通过东拼西凑改装汽车,套用了丰田皇冠轿车的外壳模样,以1字头目录的客货车生产出模样为7字头的三厢轿车。只要十来万就能买到相当于进口五六十万的小轿车,本质上是一辆小货车披上了轿车的外衣,外观唬人一时间在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空间。从年销售量近百台逐渐到过千,长城汽车初步完成了原始积累。好景不长,由于改装车质量不稳定,引起了消费者投诉,以及国家对改装车假冒轿车销售引起市场混乱并以该类型车辆没有安全保证的严厉打击下,长城汽车的改装车之旅宣告结束。
魏大军的第一次创业宣告终止,他带着手下前往国外考察。在东南亚国家,他看到了丰田皮卡驰骋在城市乡间,于是便萌生了第二次内部创业的念头,带领长城汽车进入皮卡领域。1996年3月,第一辆长城汽车生产的皮卡正式下线,依据之前生产改装轿车打下的基础,魏大军轻易整合了国内资源完成了向皮卡领域转型的第一步。他的战略眼光没有错,定价七八万的长城皮卡很快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年销售量有望突破千台,足以让半死不活状态的长城汽车重新焕发活力。该款名为“迪尔”的长城皮卡,就是以丰田的hilux皮卡为原型仿制。
在中国汽车行业国企正规军纷纷寻求外资巨头合资建厂引入国外品牌之际,民营经济中的草根游击队也开始了自己的造车之旅。金仰勇选择了轿车,魏大军选择了皮卡,而韩皓则打算从微面开始切入市场。一时之间,中国的汽车产业迎来了春秋战国大混战阶段,民营资本在国企和外资巨头挤压的缝隙中艰难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