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替代之策 (第2/2页)
本来想要1.0L的发动机,AVL居然推荐了1.2L,因为他们手中这款发动机最成熟,还不用担心法律风险,只要采购设备就能立即投产。52K高功率在国内同等级别可谓是笑傲群雄,要知道465Q最高只是34K,好比华夏厂一下子得到了武林秘籍修炼,轻易超过国内同行。最让韩皓心动是1.2L的发动机经过调教可以将来使用到轿车项目上。
作为华夏厂高度机密之一的Q1项目,就是利用现在华夏之光的底盘和动力系统,打造一款微型轿车。微面项目1.2万的销量,无法支撑高额的利润,按照现在每台车盈利4000元计算,一年下来最乐观就只赚了4800万。这点利润对想在汽车行业大干一场的韩皓来说实在太少,无法提供持续造血能力。
由于没有轿车7字头目录,Q1只能用6字头当小客车申请上路,因此是两厢没屁股的小车。好比奥拓和云雀这样的日系K-car引进车型,至于最终外形选择还得参考国外畅销车再做定论。从华夏之光照搬铃木的成熟车型获得成功,韩皓对这条捷径深信不疑。
现在来看1.2L发动机和配套四速手动变速箱技术引进费用高达2000万美元,加上指定生产线采购设备2200万美元,光是这一项就用去了4200万美元,合计3.5亿人民币。
这真是一大笔投资,单靠微面每年4000万的盈利将近10年才能回本。可是一旦加上微轿的市场份额,那么成本摊销就完全不同,新Q1项目至少年销量要达到1.5万辆。
最关键是花钱解决掉了困扰华夏厂动力系统的问题,自此华夏厂可以不用看别人的眼色。这一款1.2L发动机买断后,华夏厂拥有该发动机的全部知识产权,可以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发。至于四速手动变速箱,在国外并非主流技术,AVL找来了德国格特拉克作为技术提供商,他们同意对中国输出非主流的变速箱技术。格特拉克公司在变速箱制造方面拥有几十年历史,不过在近些年自动变速箱领域AT、CVT技术没能有所积累,只能依靠MT手动技术勉强维持。他们迫切寻找下一块金矿市场,中国成为其振兴的期盼之地。因此,一接到AVL的邀请,他们便迫不及待热情地和华夏厂接触。听他们口气,对和华夏厂一起合资建立变速箱工厂有意向,主要生产他们拿手的5MT变速箱。
至于自动变速箱,那是不用想,世界上掌握这门技术的厂家寥寥无几,而且都不会对外输出技术,对中国人来说这是禁区。
幸好从摩托车红利中获取了大量利润,不然华夏厂绝对没有如此勇气大手笔购买AVL推荐的发动机和格特拉克的4MT变速箱。
不过购买了技术,还得购买生产设备和组织生产线,预计至少半年后才能试生产属于自己的动力系统。在长达大半年时间内,华夏厂依然只能求助于东安动力。
“老凌,我的凌厂长,真不是我不愿意帮忙,而是集团的指令我们无法违背。你三番五次前来,我已经尽了最大能力每个月协调给你们300台DA465Q的指标,再想要更多我只好把命抵给你了!”
为了能让东安动力按时供货,凌云智这段时间一有空就往冰城跑,目的就是给东安施加压力。效果还是挺明显,从一无所有到每个月300台也算是有所交代。东安厂负责销售的副厂长见到凌云智一来就头痛地说道。
“老邓,咱们毕竟可是签了合同,我们华夏厂给你们打款可是准时准量,拜托您多想想办法,我们厂正等着米下锅呢!”
来得多了,凌云智也只好甩出磨字诀,软硬兼施力争多让对方供货。
“现在只要你们能把发动机给我们,有多少我们要多少,无论肥矮胖瘦我们厂都不挑食。”
“哎呀,老凌,你可突然提醒了我!我们厂正好有一批465D发动机躺在仓库中,这是465Q的改进版,使用了电喷技术,比原来的油耗更低。原来是想供货给长安,后来他们嫌价格高没谈妥就一直放在仓库,如果你们要我可以想想办法匀给你们华夏厂!”
一拍大腿,这位邓副厂长突然想起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既清理了库存,又能履行和华夏厂的合同。
465D发动机是东安新研发的下一代产品,465Q还使用化油器,而D系已经用上了电喷技术,相比而言该款发动机更加先进。只需要简单调整,就能安装在华夏之光上,完美替代465Q原发动机。
1500台的DA465D发动机到手,凌云智深感不虚此行,达成供货协议后终于可以安心回浙海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