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20年之约 (第1/2页)
敢于顶着全场舆论的压力,公然发出反对意见,非得同站在台上的韩皓莫属。
“竺总的意见我同意一半,但另一半持反对意见!”
看到全场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韩皓坐直身体以便让自己能更好阐述自己的观点。
看着比自己年轻十来岁的韩皓,竺天峰心中不由冒出一个想法,年轻人有时候总爱故意唱反调夺人眼球。他也曾有过这样的阶段,看来如今自己也算老人一个了。罢了,就听听坐在对面这位韩首富有何“高见”吧。
“韩总,请问你的一半意见分别都是什么?台下的观众们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
这种对话节目就是要有对立观点碰撞才会让人兴奋,当看到韩皓出声反对后主持人心里非常高兴,因此他赶紧把话筒递给了韩皓。
“我同意竺总的看法,就是国内汽车产业和国际巨头间确实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中国追上国际水平需要一段时间。
但我不同意的方面是,我觉得我们这代人就能完成国际化追赶的目标。在耐得住寂寞20年的同时,也要敢于向国外巨头发起挑战,谁能保证10年后风水不会轮流转,我们中国自主汽车企业依旧有赶超的机会。
国外的汽车发展规律来到中国不一定就能包治百病,很可能水土不服。例如我们都知道有一个15万辆投资均衡的标准,我们国家许多汽车厂都以此为论证标准。
但近两年,以广汽本田为代表的合资公司,在1万辆销量就能维持收支平衡,3万辆就能实现盈利。
以我们中华轿车为例,我们测得的盈利平衡点更低,只要6000辆,超过这个量我们就能迎来盈利。
所以,具体事实已经说明,中国汽车市场有自己独特的运行规律,生搬硬套国外经验不一定准确。
我们比外国汽车巨头要更加熟悉这个市场,因为我们是土生土长的亲历者,我们知道身边的亲戚朋友需要怎么样的汽车,什么样的汽车更加容易受到中国人青睐,我们也能造出来最合适中国国情的国民车!”
韩皓的观点比竺天峰要显得更加积极乐观,听了他的一番话,现场的观众觉得也有道理。
“欧洲、美国孕育出全世界知名的汽车企业,中国这片广袤的大陆一样具备同样的潜力。所以,我们不能老跟在国外汽车巨头身后走,要利用好中国这个潜力无限的大市场,瞄准机会勇于超车。
我们在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和底盘等都和国外有差距,但这不是我们放弃追赶勇气的理由。竺总说他愿意做甘为平凡的一代,为下一代中国汽车人打好基础,我等不了那么久,我坚信事在人为,国际化的目标一定会掌握在自己手中!
20年时间后,我觉得中华集团肯定已经实现了国际化的理想,成为中国汽车业的代表之一!”
对公众宣布中华集团未来的战略目标,而且还打包票20年后就能实现,全场中就算最乐观支持韩皓的拥趸者都不敢赞同。因为,国内外汽车产业巨大的鸿沟,不是光凭动动嘴皮子就能实现。
“你这不是理想,而是空想!”
竺天峰原本一直耐着性子倾听韩皓的说辞,但听到他说20年后中华集团已经实现了国际化时,他终于忍不住打断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汽车行业犹如登山,要一步步耐心攀登,稍微求快跨步就有可能翻下万丈深渊。我敬佩韩总年轻人的朝气,这些年中华集团确实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不能因成绩蒙蔽了双眼,盲目开启大-跃进模式。
理想太过超前就会变成空想!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我之间一时半会谁都无法说服对方。
下面我就让现场观众来举手投票,看看有多少人敢于支持20年后中华集团实现国际化目标?”
作为汽车业的前辈,竺天峰觉得自己有必要敲打一下这个年轻的后辈,免得在他带动下中国汽车业掀起一股浮躁风气。
“中华集团20年后就能成为国际汽车巨头中的一员,赞同这个观点的观众朋友麻烦举起手来。”
站起来面对台下,竺天峰大声说道。
全场鸦雀无声,一时之间竟然没有任何一个人勇于举手支持韩皓的观点。
如今要成为国际巨头,两大门槛,一是要进入前十至少销量在200万辆;二是外销份额要占到50%以上。
这两点,就算只看其一,现今中国的汽车企业就没有任何一家可以轻言达到。
“看——”
竺天峰伸手邀请韩皓站起来自己看看台下的结果,现场无人支持完全符合他的设想,韩皓真是太过天真自大了。
“我再给大家10秒钟思考时间,问问你的内心,支持不支持这样的观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