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八零文学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五百零八章 四个君士坦丁

第五百零八章 四个君士坦丁

  第五百零八章 四个君士坦丁 (第1/2页)
  
  距大宋灭亡还剩70分钟
  
  ******
  
  天色还未亮起,城外却已经一片灯火通明。
  
  就在刚刚,几个瓦良格人跟着伊丽莎白太后,来到了城外的庆功会场中。
  
  可能是当年的惨痛经历,给紫帐汗国的决策层留下了过于深刻的印象,因此,很长时间里,大都的城防布局,与其说是防止外敌攻进来,不如说是为了能在内乱出现的时候及时跑出去。比如有几座城门,就一直是瓦良格,而非专门的守城部队控制。
  
  果然,城里出现状况之后,这几个便门和平日里用作礼仪性质的门,就派上了用场。
  
  这个习惯也由来已久。哪怕后来,这座城市也面临过外敌的大举进攻,当初的思路,依然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当年郭砥重新规划城市的时候,也提出过改造城防,修缮城墙的建议。他认为,狄奥多西城墙已经过于古老,跟不上现在时代的发展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限制,这种一条线式的墙壁其实并不适合发挥火力,箭塔的设计也已经落后了。巨石墙体本身,在防御方面的优势,也仅限于巨大的体量,实际效率并不高,可以说很浪费了。
  
  所以,他建议修缮原有的内墙,拆除石头墙壁后方的各种附属建筑,然后以石墙为核心,在两侧追加夯土,将墙壁加厚。城墙地势高的地方,垒起专门的厚重圆形土台,安放重型火炮。地势低的地方就填土抬高。
  
  工程需要用的巨量土壤,就从内外两道城墙之间的地方挖取,然后把外墙也向外扩,这样还能在两道阶梯状的墙之间,形成第二道护城河。平日里用桥通行,战时就拆掉桥,两座墙通过吊车架设的悬梯往来。如此以来,就能一下解决两个问题了。
  
  但是,这个方案几乎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支持。大家都觉得这样纯属白白浪费钱财,也没有什么好处。在汗国管理者的眼中,这个方案好是好,但就是不应该用在这里。
  
  虽然大都这个名字很威武,但很长时间里,这座城市的定位是有些尴尬的。因为紫帐汗国的核心区,在北方的“罗马尼亚”,而不是希腊地区。当年搬到这里,完全是处于政治目的,而不是经济和军事上的需求。
  
  因此,当时的大都,不但不是中心腹地的安全地区,还是个南方前线的要塞:西边还不甘心的希腊人和塞尔维亚人,东边虎视眈眈的土库曼势力,乃至南边数不胜数的意大利和希腊海盗,都在持续威胁周边的地区。实际上,是个“大汗守国门”的态势。
  
  这个时期,大都确实有很高的军事需求。但是,狄奥多西城墙的问题,也始终不是防御效果不足——相反,它的问题反而是规模太大了。
  
  作为南方的最前线,在原本的战略中,这个地方是没有必要屯集这么多兵的。
  
  相对于前面几个朝代,紫帐汗国的制度相对稳定不少,起码能够在大部分时间,避免经典的“拜占庭将军问题”,不需要对禁军这么敏感。
  
  而且,色雷斯平原其实也不算多大,大概就是汉朝司隶那个面积。就算真的要大汗守国门,也不是说就要把军队全堆在城里——人家汉朝也不是把南北军全塞进长安啊。北方临近的各省,随时都能调人过来,像这样分散驻扎,在军事和后勤上,都简单的多。
  
  但君士坦丁堡城防的范围实在太大,本身又空虚的很,可以说,除了政治影响,就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是其他城市,还可以进行收缩——还是看长安,在唐末瓦解之后,就废弃了外郭、宫城,只留下皇城作为新的长安城。但是,君士坦丁堡的城防设施反而基本都在外墙,宫城和皇城甚至没有明确分离出来。那个外墙还特别厚实,哪怕疏于管理,都没有倒塌。学唐末的话,拆除城墙、营建宫墙的功夫,都足够建造一座新城了。
  
  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连环套:占了这座城就得守;守就得投入不少兵力;投入兵力了总不能白白在这儿吃粮,总得有个配套的战略计划吧;有了配套的方案,就需要更多的后勤给养和资源投入。这样一来,看起来只是占领了一座城市,但实际上,整个国家的政策,都被牵着往南走了。
  
  因此,当初有很长时间,汗廷里都有不少反对迁都至此的声音,觉得这一座城绑架了全国的战略。后来随着贸易恢复,这些声音才渐渐小了下去。但对于在这里投入的不情愿,和对于当地环境的警觉,却一直存在。
  
  因此,郭砥的方案也就不太可能得到众人的认同——大家都嫌它太大了,你还想搞得更大,这不是拉着大家一起陪你过奇观瘾么。所以,除了对各处建城乐此不疲的郭砥,几乎没有人对此感兴趣。
  
  实际上,他的这套方案,也基本上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实践过。被否决之后,直到郭砥本人去世,都被束之高阁。
  
  原因也很简单:紫帐汗国就不需要这个规模的要塞。他的陆上敌人主要就是欧洲人,而欧洲人的军事制度,决定了他们几乎不可能进行大规模袭击。
  
  边境上的交战,往往是两边的地方自行组织,最大也基本不过几百人。再往上,就只能是大领主出面,而且需要大张旗鼓地召集封臣、拉雇佣兵,字面意义地让世界都知道——这样才能吸引来更多更好的佣兵,结果可能反而更省钱了。
  
  面对这种单项透明的情况,紫帐汗国一般也不会死守,而是同样集结主力部队,争取在野战中解决敌人。因为自己这边动员更快,所以能保持很长时间的战略优势;而野战消灭敌人,也比攻城轻松多了,更有利于他们骑兵发挥。
  
  所以,结果就是,大家认为小战斗用不上这种城防,大战又都是紫帐汗军队主动出击去打野战了。野战如果打输了……那缩在城里也是等死,不过是多拖一会儿而已。还不如放弃这种大而无当的城市,回草原上放羊,找机会卷土重来呢。
  
  直到现在,大都城里都不是单一一支城防军,各个战团乃至海军,都在城市里有驻地,关系也错综复杂。哪怕现在大部分驻军已经搬到城外去了,很多问题还是存留了下来。
  
  整个城市里的正规武装,实际上都还是“外向”的,思路依然是准备外出作战。遇到意外情况,没有统一的军团指挥部管理,就到了连谁该去平乱都说不准的混乱程度了。
  
  这次唯一的优势,就是发现城里出现变故之后,很快有人给太后通风报信了。虽然常年不管实际事务,但太后这次的反应相当快。她一方面派遣人手,去紧急把重要人物捞出来;另一边,她自己则迅速离开了常驻的修道院,没有等更多人集结,或者谁来找她,就主动出发,冒险赶到了海军的营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